“亲子烹饪课堂” 早教计划

1. 活动目标

以厨房为生动课堂,以烹饪为情感纽带,构建亲密和谐的亲子互动场景,在共同制作美食的过程中,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与默契。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,让孩子从简单的厨房事务中逐步掌握基础生活技能;锻炼动手操作能力,在食材处理、工具使用等环节中发展手部精细动作;提升数学测量能力,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食材称量、配比等实际操作。同时,通过直观的烹饪体验,激发孩子对美食的热爱,引导孩子深入了解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历程,掌握基础营养知识,助力孩子养成健康、科学的饮食习惯,在美食的香气中收获知识与成长。

2. 活动内容

幼儿阶段(3 – 4 岁)
当清晨的阳光洒进厨房,亲子烹饪课堂便拉开了温馨的序幕。此阶段的孩子,将在家长的陪伴下,开启一场充满趣味的水果美食之旅。

以制作水果沙拉为例,活动伊始,孩子会兴奋地围在水槽边,踮着脚尖,小手认真地清洗着新鲜的水果。圆滚滚的橙子、红彤彤的苹果、粉嫩嫩的草莓在水流的冲洗下变得晶莹剔透,孩子感受着水流轻抚水果表面的触感,观察着水果表面的水珠滚落,充满了新奇与喜悦。在家长的协助下,孩子拿起儿童安全刀具,小心翼翼地将香蕉、苹果切成小块。每一次下刀,都是手部精细动作的锻炼;每一个形状各异的水果块,都承载着孩子的专注与努力。

随后,孩子将切好的水果放入碗中,按照家长的指令进行基础数数练习。“放五个草莓”,孩子一边轻声数着,一边认真地挑选着草莓,将数字与实物对应起来,在实践中学习基础的数学概念。最后,孩子拿起勺子,将酸奶或沙拉酱缓缓倒入碗中,然后兴致勃勃地开始搅拌。看着色彩缤纷的水果与奶白的酱料逐渐融合,感受着勺子在碗中搅动时阻力的变化,孩子直观地体验到了食物混合的奇妙过程。在品尝环节,孩子通过观察不同水果的颜色、触摸它们的形状、品味它们独特的口感,对水果有了更全面、更深刻的认识。

学龄前阶段(4 – 6 岁)
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,亲子烹饪课堂迎来了更具挑战性的美食制作项目,如饼干、小蛋糕等烘焙食品的制作。

在制作饼干时,孩子将深度参与到整个烹饪过程中。首先,在称量食材环节,孩子会接触到量杯、量勺等工具,学习理解 “一杯面粉”“半勺糖” 等数学测量概念。他们专注地将面粉舀入量杯中,认真刮去多余的部分,力求精准;小心翼翼地用量勺取糖,感受着不同容量对应的食材重量。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数学能力,更培养了他们严谨、认真的做事态度。

搅拌面糊是一个需要技巧的环节,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,逐渐掌握搅拌的方向与力度。顺时针一圈又一圈,看着松散的食材逐渐融合成细腻的面糊,孩子充满了成就感。揉面团时,孩子的小手在面团上按压、翻滚,感受着面团从松散、粘手逐渐变得光滑、有韧性,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手部力量,还让孩子对物体的物理变化有了直观的认识。使用饼干模具制作各种形状时,孩子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小熊、星星、花朵等造型在他们的手中一一呈现,每一个图案都是孩子独特创意的表达。

当食物放入烤箱后,孩子会好奇地守在烤箱前,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食物在烘烤过程中颜色逐渐变深、体积慢慢膨胀的神奇变化。家长适时地为孩子讲解加热对食物的影响,如面粉中的淀粉在高温下发生糊化,蛋白质凝固等,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观察中探索烹饪背后的科学原理。

3. 活动延伸

当美味的食物新鲜出炉,一场温馨而充满欢乐的家庭 “美食分享会” 随之展开。孩子自豪地站在家人中间,像一个小厨师一样,详细地介绍着美食的制作过程。从最初食材的准备,到每一个步骤的操作,再到遇到的小困难和解决方法,孩子都滔滔不绝地分享着,言语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。在分享感受与乐趣的过程中,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

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,家长鼓励孩子将自制的美食精心包装,送给邻居、朋友。当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给他人带来快乐和称赞时,内心会充满温暖与满足,分享的快乐也在这个过程中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心中。

此外,结合制作完成的美食,家长还会为孩子详细讲解食材的营养成分。指着水果,告诉孩子水果富含维生素,对身体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;拿起面粉,向孩子解释面粉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。通过这样生动、直观的方式,引导孩子认识到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,从而养成均衡饮食的良好习惯,让健康饮食的理念从小在孩子心中萌芽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